在刚刚结束的国际雪橇世界杯德国站比赛中,东道主德国队展现了开云强大的统治力,包揽男子单人、女子单人以及双人项目的全部金牌,首次参加世界杯的中国队年轻选手也表现不俗,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展现了潜力与拼劲,为2026年冬奥会的备战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德国队延续传统强势
作为雪橇运动的传统强国,德国队在阿尔滕贝格赛道再次证明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,男子单人项目中,卫冕冠军约翰内斯·路德维希以两轮滑行总成绩1分48秒326夺冠,领先第二名奥地利选手沃尔夫冈·金德尔0.开云官网3秒,路德维希在赛后表示:“阿尔滕贝格是我的福地,观众的支持让我充满动力,接下来的赛季,我希望保持这种状态。”
女子单人项目的竞争同样激烈,德国名将娜塔莉·盖森伯格以0.1秒的微弱优势击败队友尤利娅·陶比茨,摘得金牌,盖森伯格赛后坦言:“每一站比赛都很艰难,但团队的协作让我能够专注于技术细节。”
双人项目中,德国组合托比亚斯·文德尔和托比亚斯·阿尔特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该项目上的领先优势。
中国队新人初露锋芒
尽管中国队雪橇项目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通过“跨界选材”和海外训练,队伍实力稳步提升,本站比赛,19岁小将张子航首次亮相世界杯男子单人赛场,尽管最终排名第25位,但他在第二轮滑行中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,展现了良好的适应能力,教练组表示,张子航的出发速度和弯道技术仍有提升空间,但首次参赛的表现已超出预期。
女子方面,22岁的李雪妍在女子单人项目中位列第18名,成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成绩创造者,李雪妍赛后表示:“与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让我学到了很多,尤其是在高速滑行中的平衡控制。”
双人组合王磊/刘阳虽然因一次弯道失误未能完成比赛,但他们的首次世界杯之旅仍被视为重要的成长经历,领队王志强表示:“我们看到了差距,但也明确了方向,接下来会针对弯道技术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训练。”
赛道与天气的双重考验
阿尔滕贝格赛道以难度著称,尤其是连续的S型弯道对选手的控橇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,比赛期间,突降的小雪导致赛道温度骤降,部分选手在适应上遇到挑战,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克·舒尔特表示:“天气变化是雪橇运动的一部分,顶尖选手需要具备快速调整的能力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本站比赛的观众上座率创下赛季新高,超过1.5万名观众到场助威,德国雪橇协会主席克劳斯·穆勒说:“这样的氛围不仅激励选手,也推动了雪橇运动的普及。”
展望未来:冬奥备战进入关键阶段
随着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周期的开启,各国队伍均将世界杯视为重要的练兵舞台,德国队的目标是在主场卫冕,而中国队则希望通过以赛代练缩小差距,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·弗赖加特指出:“亚洲队伍的进步令人欣喜,未来几年雪橇运动的竞争格局可能会更加多元化。”
下一站世界杯将于两周后在拉脱维亚锡古尔达举行,届时,中国队计划派出更多年轻选手参赛,进一步积累国际大赛经验。
(完)